何谓“逆时效”新闻?2020年01月 作者:曹建兵 来源:老记说事 责任编辑:前进者
简介:
金华晚报在办报中力求创新,他们在寻找新闻的独特性、唯一性和厚度、内涵中追求时效,让“逆时效”新闻有了“新价值”“新魅力”。今天向大家介绍何谓“逆时效”新闻、及金华晚报的具体做法。
一、 ... 内容:
金华晚报在办报中力求创新,他们在寻找新闻的独特性、唯一性和厚度、内涵中追求时效,让“逆时效”新闻有了“新价值”“新魅力”。今天向大家介绍何谓“逆时效”新闻、及金华晚报的具体做法。 一、如何理解”逆时效“新闻? 时效性是体现新闻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。当新闻事件发生时,新闻机构往往为了将报道提早发布几秒钟而竭尽全力。当下,争分夺秒已经成为新闻竞争的常态。 如果把这种状态称为“正时效”的话,那所谓的“逆时效”,就是新闻事件并不是当下发生的,可能发生在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之前,与其新闻之“新”相关的,只是“新发现”“新发布”。 所以,它不追求新闻的快,而更专注于独家性、独特性,所写的新闻凝聚了时光的力量,更有内涵、更有厚度、更让人回味。 为此,金华晚报着力挖掘、策划、养护、等待“逆时效”新闻,展现“逆时效”新闻的独特魅力,收获了广大读者的点赞,也得到了专家学者的肯定。 二、如何挖掘“逆时效”新闻? 如果说“正时效”新闻是显性新闻,是锋芒毕露、惊涛骇浪的,那“逆时效”新闻则是隐性新闻,是含而不露、风平浪静的。要实现“逆时效”新闻的“新发现”“新发布”,光凭眼观六路、耳听八方是不够的,还需要“挖掘”。就像煤炭、石油,它们并不是显露在地面之上,而是在地下,需要挖掘、钻探。 比如2017年情人节前夕,金华晚报主办情书大赛,参与者众。活动结束后半个月,一封信姗姗来迟——89岁的老人何志超写给60年前的初恋张小倩的情书。这不仅仅是一封信,还有“戏”、有“故事”。为此,金华晚报安排记者登门采访。4月21日刊发了记者陈丽媛采写的新闻《耄耋翁深情呼唤初恋 张小倩你在哪里》。 一个普通老人寻找一份纯纯旧爱的故事,火爆程度超乎想象。以本地受众为主体的金华晚报微信公众号一刊出,阅读量很快10万+,点赞3400多次。而更多的网络转发和阅读难以统计。连续数日,一位老人寻找初恋的故事,成了金华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。 4月28日,金华晚报做了后续报道,虽然没有为老人找到初恋,但是整个社会就像接受了一场爱的洗礼,微信公众号后的评论总数超过一万字。 “感动人的,或许是过去的爱情里,有专一的深情,有恰如其分的慢和回味,有牺牲精神和爱人如己。”而现在呢,吃饭有快餐,阅读有手机,购物有快递,出行有滴滴,爱情有“速配”……当代的爱情正面临物质与功利的挑战,内心深处的幸福越来越难得,所以一个普通人的爱情才那么打动人,那么让人有共鸣。 文章之所以感动人,让人回味,是因为这一报道让人们感受到:“看完何老师的情书后情难自抑,泪水一直在流”;“在连情感都可以快速消费的年代,何老师让我又相信了爱情。总会有那么一个人深藏在你的心底,假如在对的时间、对的人出现了,请跟随自己的内心好吗?”朴素经典的爱情不会过时,虽然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爱情体验。 文章之所以引起巨大的反响,是因着时光的力量。一份真情穿越60年时光,怎不让人回味无穷? 新闻写作/article/wri/
|
热点 . . .
最新 . . .
|
![]() |
![]() |
组织机构 | 商务合作 | 版权与免责 | 声明 | 关于我们 | 友情链接申请 | 广告 |
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,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、复制、建立镜像,违者必究。 业务服务电话:010-85899333/6333 邮箱:vip@xwpx.com 京ICP证000000号 ![]()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| ||
|
||